全國免費服務熱線

400-678-1237

玉米跌慘了 何時才能起飛?

來源: 時間:2022-08-26 14:34:10 瀏覽次數:

國內主產區新作玉米將上市供應,現貨供應面臨明顯壓力,現貨端情緒偏弱,貿易商惜售心態減弱,供應大幅度增加,下游需求仍然維持弱預期,企業收購價格普遍下跌。截至本周一全國玉米均價2755.79 元/噸,較上周五(8月19日)均價2760.47元/噸下跌4.68元/噸。其中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收購價主流區間2640-2840元/噸,部分較上周五(8月19日)下跌20-60元/噸。進口方面,截至8月22日,美國玉米進口成本價為2796.25元/噸,較上周五(8月19日)上漲4.87元/噸。

期貨市場

1) 上周全球飼糧價格下跌,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擔憂以及美元上漲促使投機資金拋售;烏克蘭繼續恢復從黑海的谷物出庫;美國和歐洲出現降雨,有助于穩定玉米作物長勢;國際期貨下跌。不過全球玉米產量前景變差,繼續對玉米價格構成潛在支持。上周五,芝加哥期貨交易所(CBOT)2021年12月玉米期約比一周前下跌約3%,報收6.2325美元/蒲,。

2)上周市場下游需求持續疲弱,利多消息驅動不明顯,大連盤玉米期價整體周內震蕩下行。截至8月19日,大連商品交易所(DCE)玉米期貨主力合約c2301開盤價2690元,收盤價2686元,跌16元,高價2730元,2668元,結算價2687元,總量297376手,持倉799173手。

玉米及替代谷物進口

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7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為154萬噸,同比減少46.3%。2022年1-7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達到1513萬噸,同比減少16.7%。與此同時谷物類進口量也有增有減,2021年1-7月份谷物累計進口量9207.8萬噸,同比減少7.1%。分品種來看,2022年7月份中國小麥進口572萬噸,同比減少8.4%;2022年1-7月份中國小麥進口量為623萬噸。2022年7月份中國高粱進口132萬噸,同比提高19.6%;2022年1-7月份中國高粱進口量為734萬噸,同比增加24.5%。2022年7月份中國大麥進口量4萬噸,同比減少95.4%,2022年1-7月份大麥進口量為380萬噸,同比減少40.8%。

消費需求

據農業部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5月份以來,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連續3個月增長。2022年7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298.1萬頭,環比增0.5%。 據監測,上周生豬價格為21.44元/千克,環比上漲0.14%;豬肉價格為28.98元/千克,環比下跌0.58%;二元母豬價格為2328.25/頭,環比上漲0.45%;豬糧比價為7.75,環比上漲0.07。隨著養殖利潤回暖,基層補欄積性也將有所提高,對玉米飼料消費需求也將增多。據飼料行業協會公布數據,2022年7月,全國工業飼料產量2458萬噸,環比增長5.4%,同比下降6.8%。從品種看,豬飼料產量983萬噸,環比增長4.0%,同比下降11.1%;蛋禽飼料產量246萬噸,環比下降1.1%,同比下降8.7%;肉禽飼料產量743萬噸,環比增長6.0%,同比下降9.0%;水產飼料產量344萬噸,環比增長16.6%,同比增長11.8%;反芻動物飼料產量116萬噸,環比下降0.3%,同比增長4.5%。由于生豬養殖利潤好轉,且小麥替代優勢下降,玉米飼用消費預期增加。

新作玉米

目前南方及華北部分區域早熟玉米已經上市,但整體供應量相對有限。7月以來,我國大部玉米主產區出現多次降水過程,對玉米生長總體有利。但近期東北地區氣溫偏低、降雨偏多,可能存在區域性、階段性低溫和漬澇災害風險,影響部分地區玉米長勢。分地區來看,東北新季玉米普遍處于吐絲期,個別地區處于乳熟期。黑龍江西部地區、內蒙古中南部遭遇相對干旱天氣,但整體影響相對有限。前期遼寧汛情嚴重,遼寧部分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內澇,對產量影響較大。華北新季玉米長勢整體情況較好,各地區生長進度略有差異,大多處于開花期和吐絲期。國內主產區正處于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,大部分較正常,但部分東北重要產區強降雨頻繁,新季玉米減產預期較強,或導致國內玉米總產量下降。

后市預測

8月下旬及9月上旬,中國陳化玉米庫存及供應將繼續下降,貿易商出貨意愿總體依舊偏高,疊加替代原料的充足供應及華中及華東南部地區新季玉米陸續上市,8月下半月玉米供應依舊面臨明顯壓力。需求端養殖飼用需求依舊旺季不旺,新增需求增幅有限,深加工需求面臨繼續萎縮局面。因此我們預判8月下旬及9月上旬,主產區及全國玉米價格總體繼續緩慢震蕩下跌走勢為主,局部市場有短時回彈震蕩。8月份月度均價環比繼續下跌的預判不變。

毛片 无码 国产 午夜视频